• 陈雁鸣名师工作室
  • CHENYANMING TEACHER STUDIO
  • http://www.chenyanming.com

崇德树人 亲验表现

  • 引领
  • 辐射
  • 研究
  • 发展

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3-11-13 10:02 | 237 次浏览

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雷州市附城中学   黄景东

【摘 要】本文主要从课前的充分准备、优化课堂结构、注重情境教学和课后的检测与思考来谈有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如何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关键词: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  优化结构  “活”起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高效课堂便成了教师茶余饭后常讨论的话题。很多一线教师一直都在积极地探讨高效课堂,在学习高效课堂,其中做法是多种多样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共同点就是课堂表面上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非常的热闹,都有着教师精心而又精致的当导演般的暗中操控与学生配合做演员般的表演。这样的课,学生热闹之后并没有真正地收获什么知识。没有做到学生想从这节课中收获什么,最终得到什么,今后会怎么学。何谓如何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而达到高效呢?就是教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换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优化课堂结构,全面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接受性学习、输入式学习和储备式学习很难让学生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因此,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学习永远在路上,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语文课堂着实高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上无准备之课。要想达到高效课堂,教师充分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备课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备学生的实际情况

   传统教学的备课,教师考虑的是这节课要教授给学生什么,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等被动式的接受性学习。相反,高效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换位思考,要把“如果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首先应该备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此外,备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做到备学生的兴趣与课文学习的契合点。如果学生都没有从课堂上学到所想获得的知识,那么对这节课就不感兴趣,谈不上对课堂有深刻的印象。

(二)备教材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有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其次,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可以对教材里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大胆批判,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着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后,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单元任务,根据学习任务制定教学思路。

(三)备预设

   要想把课上好,备课时就要对还没上的课进行预设。预设就是自己对这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实施程度,课堂可能会出现情况等方面的意料。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和新鲜的观点看法。教师就要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并深入地引导。尽可能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把“教”的思路变成“学”的思路。细心观察,敏锐感受,及时捕捉。将可能邂逅的不期而遇的精彩放大,将其变成大家的分享,将个别学生的偶然出彩变成大家共同的必然精彩。

二、优化课堂结构,注重情境教学,关注学生的“学”

发展高效课堂的核心是相信学生、读懂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和发展学生。即以相信学生、读懂学生作为实施发展高效课堂的前提;以解放学生、激发学生作为实施发展高效课堂的出发点;以成就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实施发展高效课堂的落脚点。教给学生思维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因此需要优化课堂结构,注重情境教学,关注学生的“学”。

(一)展现教师素养的魅力与点燃学生的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喜欢这门课是因为喜欢这个科任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点燃。教师的素养魅力主要体现在善于语言表达;对知识有独特见解与领悟;能给知识赋予生命色彩与活力;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分享生活感悟和阐释生活意义。这样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崇拜。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喜欢这样的教师的课。相反,试问谁会喜欢不善于语言表达与照本宣科的教师的课?试问谁会喜欢充当知识搬运工的教师的课?因此,展现教师的素养魅力和点燃学生的兴趣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前提。

(二)巧用情境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以往的课堂,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讨,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走。高效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情境教学,善于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与组织能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我认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包括这几种:1.巧用音乐,渲染课文情境。音乐最能激起人的听觉感受和内心情感。教师通过选择和文章内容情感等相似的音乐,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特定的氛围。例如学习《荷塘月色》,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荷塘月色》导入课文学习。2.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图画。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图文并茂可以把课文形象化,让学生达到视觉上的共鸣。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篇幅较长,我就用图画把整篇课文的情节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内容。3.结合实际生活,展现课文情境。语文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课文中反映的生活场景、表达的感情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练习起来,把学生的思考建立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之中,让学生对文中的情境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4.扮演角色,体会课文情境。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把握人物性格,甚至可以创造性地理解文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达到成就学生与发展学生的效果。例如学习《鸿门宴》课文时,我让学生来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形象,进而激发学生对人物结局原因的思考,此外也展现了学生的表演天赋。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问题情境是知识发生的源泉,构建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究与问题求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设定现成的答案来提问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应该是激发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或者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和探讨问题,要敢于放手给学生去探究。例如鉴赏《短歌行》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乌鹊是“南”飞?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自设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地理角度和文学角度去思考诗人曹操为何那么关注乌鹊南飞?

(四)课堂的训练

没有训练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训练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课堂时间有限,布置的训练宜精不宜多,要有针对性,梯度性。训练题最好是往年的高考真题。对于训练题,教师要分析精讲,适当地点拨。高中语文课堂的训练可以是听、说、读、写。

三、课后的检测与思考

课堂的效果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和学生的启发思考来检验的。现实中一些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表面非常热闹,学生踊跃参与,但是课后学生没什么深刻的印象,这样收获甚少。高效的课堂应该布置有层次感的作业,比如作文,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布置训练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拟题的、训练开头的,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布置写一整篇作文等等。因为学生个体能力差异,不能布置同样的作业要求所有人完成,这样不科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高效课堂还应该带给学生课后更多的启发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刻的印象继续在课后延伸。启发学生温习旧的知识和激发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从课前的充分准备、优化课堂结构、注重情境教学、全面关注学生的“学”和课后的检测与思考来实现课堂高效,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黄华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析[J].考试周刊,2018年17期.

[2]袁静.运用情境教学 打造生命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3]陈秀莲.中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07年36期


总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