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四君子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类型课
初中语文课堂四君子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类型课
雷州市第五中学 蔡妙燕
摘要: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四君子:一为文本解读课,二为阅读实验课,三为作文训练课,四为基础检测课,四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互相抗衡。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文本解读 阅读实验 作文训练 基础检测
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已过五年。刚好有机会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授业于同一届同一个班的学生,又留教了两届九年级,才知道原来自己在头三年的教学当中是多么地无知,多么地盲目。
说来惭愧,在教七八年级时自己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懵懵懂懂,不知道该怎么教好这批孩子,四处摸索教学方法可成效不大,总觉得亏欠了这批孩子。到了九年级由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程度加深,自己也在想方设法弥补之前的欠缺,在把压力转为动力的教学实践下,经过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听有经验教师的课,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才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点方向,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尽管现在我还不算是最优秀的教师,但是我愿意用我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教好语文,让自己向优秀的语文教师队伍靠拢,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的理想。
在此,特写出自己的一点点学习心得与同道之友分享,望借此能得到各位前辈的批评指正,不甚感激。
在花界有“梅兰竹菊”花之四君子,对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我也索性把它分为四大部分,且把这四大部分称为“语文四君子”。
在这四君子中,君子一为文本解读课,也就是课堂课文教学;君子二为阅读实验课,也就是课外名著的欣赏阅读课,君子三为作文训练课,也就是作文创作与提升课,君子四为基础检测课,四者缺一不可,互相制约,又互相抗衡。
对于这四君子,我主张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系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的语文水平逐级加深,逐级拓展,逐级提升。
一般的初级中学一周有5节语文课,我以三周15节为单位,反复循环,四类课程在这15节语文课可这样安排:7节文本解读,3节阅读实验,3节作文训练,2节提升检测,当然,每种课型的节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定,这里只供参考。
君子一:文本解读课
目前,初中的教育大多提倡四环节的高效课堂,这四环节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课堂检测四大部分,这种方法有助于文本解读的效率性,也是现今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初中的六本语文课本里,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换句话说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学习价值,都能体现人心的真善美等品质,都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突出的一点细细品读,揣摩,然后提升自己的心智。
课文的解读重在课堂教学,而高效的课堂教学重在让学生吃透课文内容,也就是理解课文,并能在当堂对相关知识加以思考,加以拓展想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小练。由于平时月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很多时候都在赶课,对于很多课文也只是囫囵吞枣,学生未必消化得了,这也是现在很多学生理解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其实想要达到高效,每篇课文可以用一到三节课时来上,最好是每篇课文控制在两节课时里,篇幅短的课文可以详品每句每段,多做拓展训练,让学生多角度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主题思想出来,互相讨论,拓展知识面;篇幅长的课文可以挑重点段落或重点句子精品,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我觉得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懂得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学习价值,体会其中的真善美,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学生理解透彻了,领会到了其中的内涵,这样就算是比较成功的课堂教学了。
当然,高效课堂要求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控制自己的发言时间,但是对于语文课,就像爱弥尔说的“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应该引导的内容还是不能省掉,要引导到位,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如果单靠学生自己去看书,提前预习,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难真正理解课文的。语文科不像理科,可能理科多做某些习题就会掌握到某个概念,语文主要是靠理解,在学生自行完成预习后,教师在检查点评学生对于某些内容的掌握情况时,还需教师多举一些通俗易懂或接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内容,教师恰当扼要地举例引证也不会占用很多时间。
此外,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设计导学案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面讲的:“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方法。”所设计的问题要考虑到让学生有话想说,先让学生自主完成题目,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在检查时要注意留心学生的字迹是否工整、答案是否完整、是否有自己的理解、有新意等,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回答问题,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共同进步,学生说得多就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说之前也要先思考、想象、组织答案等,这样也有助于其他能力的锻炼。
君子二:阅读实验课
在大四时,我选择回到雷州一中实习时,曾带学生上过几节阅读实验课,在那个时候,这种课很少有学校有条件开设,在参加工作的头两年,我所在的学校也欠缺图书的资源与环境,以致渐渐地把阅读实验课抛在脑后了。直到教了九年级,由于中考的题型向省题靠拢,灵活多变,单单阅读题就占了三分之一的分数,而这一批学生又恰恰对阅读题无从下手,特别是名著阅读,要求学生对中外名著非常熟悉,每个情节,每个人物的形象,每篇作品的艺术特色等都需要学生牢牢掌握才能在这一块拿分,这才想起阅读实验课的重要性,可这个时候,九年级的复习任务比较重,如果再要求学生把考试范围中的十二篇必考名著在从头到尾读一遍已经不可能了。因此,想要拿到阅读题的分,还得从七年级开始多阅读,多做笔迹,多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有助于积累知识、积累素材、拓展知识面、理解文字等,能掌握每个时代的各种信息就可以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得心应手。
确实,除了课文阅读,课外书与报刊的阅读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学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阅读课实验了,课上我们带学生在图书阅览室看书,做笔记,讨论,还可以交换阅读心得,这样既能达到阅读的目的,也能解决阅读课的枯燥。
但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教师要在旁引导,控制教室秩序,保证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里全神贯注阅读,严格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随感、心得等,不管写多写少,每次阅读后都坚持写就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练好字,三管齐下,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在四种类型课中,阅读实验课可以说是核心课,联系着其他三类课,学生完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积累,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文本课的理解学习与提升检测的拿分;另外,学生在自行积累知识,摘抄笔记时写作水平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可谓说,阅读实验课上好了,可以起着一石三鸟的效果。
君子三:作文训练课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可以说是四君中最关键的一君,他可以直接影响到其他三君的成败,但是作文既是最难教的一块,又是最难学的一块,因此,我在作文教学这一块也碰壁无数次,面对着日益接近的中考,让我无数次地思考,如何拯救这批孩子的写作能力。
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种训练,七年级时可以从点开始,重点训练各种写作的技巧,让学生多细心观察生活,进行一系列的片段训练,先从人物的肖像(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训练开始,接着到细节描写训练,最后到线索记事训练等,学生把每种写作技巧都掌握好了,才能写好人物,才能给作文增光添彩。八年级时,点基本都训练完了,就可以从线开始,多进行全文写作,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专门训练学生的谋篇布局,让学生注意在开头、结尾、选材、语言等用心设计。到了九年级,因为课程比较紧张,可以有针对性地从面开始,重点训练考场作文的写作,注重行文的结构、内容、语言、思想感情等,让学生多接触中考满分作文,并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写作的长处,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坚持训练与平时观察积累相结合,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比较提倡当堂作文,因为有时候布置课后作文,学生会直接抄袭别人的作文,在老师的目光下当堂完成作文效果会更好。评讲作文时,除了老师评分批改外,我觉得更有效的是直接拿学生的作文与学生面对面评改,教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改一次改不好,再改第二次,好的作文也是经过不断地修改而来的,作文的提高不是看数量上有多少,而是能将每一篇作文写到最好,对于好的作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班上朗读出来或贴在班上供大家学习欣赏,还可以推荐学生习作到各种报刊杂志、社刊去发表。
总之要让学生有兴趣写作,轻松写作,效率写作,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君子四:基础检测课
基础检测包括一课一练、一周一练、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综合测试,是对学生学过的内容的强化巩固,是对知识练与学的结合。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这基础检测无关紧要,但是我觉得这部分很重要,一来这些测试大多都是用分数衡量的,学生考得好考得差,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成正比的,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二来测试时学生不会做的题,考后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重新掌握这个知识点,加深记忆,还可以查漏补缺,平时上课,不可能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没接触过的知识,经过测试也能学到。
可是要想上好这种课,还得教师在考试时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当堂完成试题,切不可让学生养成爱抄答案的毛病,如果这一环节要求不严格,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不劳而获的考试心理,平时太过于依赖答案,根本不懂得用脑思考,做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成绩是很难提高的,等到考试不会做了,就想作弊,特别是手机作弊,这样会让教师的工作显得毫无意义,我们要的不是学生抄的标准答案,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来的答案。
此外,教师在每次考后,认真分析试卷也尤为重要,一个是教师之间的分析交流,另外是对学生的试卷分析要详,要指出学生常犯的毛病,这样才能达到检测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有所提升。
总而言之,就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所说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也就是说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轻松而有效的课,自己的知识储备很重要。初中语文教学确实是很难,见效慢,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取得进步,河南安阳市语文教师常作印讲得好“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我必须使我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教师。”
参考书目:
1、《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