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雁鸣名师工作室
  • CHENYANMING TEACHER STUDIO
  • http://www.chenyanming.com

崇德树人 亲验表现

  • 引领
  • 辐射
  • 研究
  • 发展

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

发布时间: 2023-11-13 10:30 | 379 次浏览

http://cdn-portal-img.30edu.com.cn/8c5e6f14-6c69-4edd-971c-bdf3aa399b63/20171229/Fv-7MZIbQ2ZFYY89mRA34wRAPhz3.jpg?imageView2/2/w/800/h/600 

 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

雷州市第二中学  张继贤

 

摘要:由笔者申报的“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荣获2020年湛江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回顾六年多的历程,从遇到的四大问题到开设“联动融创”课程,再到创造性运用“三联分析法”,从线上打卡到线下活动,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在雷州二中落地的途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比较;归因;演绎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雷州二中任教,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培养语文素养,重在读写,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受到长期以来应试观念的影响,师生普遍重视刷题而忽视读书。

2014年以前,笔者曾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尝试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为主,以写促读”的教学过程,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然而当时条件不成熟,整本书阅读课程仅是限于笔者在课堂上对某部作品的讲解,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不浓,鲜有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感悟。2014年初,笔者在对我校学生读书情况作了调查统计,74.2%的学生选了“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不知道怎么读”这个选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道路障碍重重,多道难题摆在前面。

首先,策略的问题。不少学校借鉴了发达地区某些名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但削足适履、水土不服。其次,观念的问题。如何转变师生的“应试”观念?部分教师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瞎折腾”,消极对待整本书阅读推广。再次,模式的问题。没有找到适合本校整本书教学的模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样学?如何保证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何不发挥其在整本书教学中的作用?最后,评价的问题。任何教学活动,“评价”至关重要,但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未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提出改革阅读教学的思路和做法:以素养提升为目标,构建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教学模式,读写互促。以实验班为点,辐射全校,进行阅读改革。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研究,寻求读写教学策略

2017年秋,笔者和本课题组成员在湛江市实验中学、雷州一中、雷州二中、雷州三中分发调查问卷,撰写了《雷州市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了雷州市各中学“整本书阅读”和“整本书课程化”的基本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然后寻求对策。

在实践和研究中,笔者撰写了《开发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式读写课程》《基于移动互联网媒体的经典阅读研究》《浅谈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融合信息技术的意义及策略》等教学论文,这些教学论文成为有力的理论,指导了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

(二)定期研讨,建设读写教学改革团队

2014年底,笔者组建起读写课题组,其成员有陈芝灵、陈思慧、吴乙、陈翠花、金莲、李敏、孙奋丽等12位语文教师,并邀请到特级教师、正高级高中语文教师、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陈雁鸣老师担任本课题组的学术顾问。

本课题组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师先读”口号,兴读书、研习之风,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课题组成员定期集中研讨,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推行读写活动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重点突出,实践整本书“联动融创”课程

1、开展备课活动。做法是:“一推荐”“二教案”“三联法”“四环节”。“一推荐”:每人推荐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或一篇优秀教学论文,作为共同研讨、学习的材料;“二教案”:从多篇教案中选出两篇来评议,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整合成一篇优秀教案;“三联法”:比较分析法、归因分析法、演绎分析法;“四环节”:关于“课前导读、课堂研讨、课后评价、资源整合”的分工和预判。

2、设置任务驱动。我们在尊重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也划定读书范围,布置任务,保证课堂的统一和高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设置若干任务驱动:拍摄有关家乡风俗的相片、小视频。

3、布置课后作业。我们确定了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书评)为个人的“必做作业”,“读书小讲坛”为学习小组“选择性必做作业”,由学生社团举办的南各项读书活动为“个人选做作业”。教师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利用评语或面对面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读、写、说、演的经验。

4、转变师生角色。本课题组致力于改变以往教师过多讲解整本书的状况,帮助教师成为读写活动的组织者,打造平等、和谐的课堂,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整本书读写活动中的主角。

(四)申报课题,以教研促进教学。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形成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整本书读写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积累、思维培养,其中思维培养是难点。为此,我们确定了以“比较、归因、演绎”为主的分析法。但笔者发现,把以上的分析法运用于整本书读写活动的案例不多见,理论几乎是空白。因此,我们确定了以“比较、归因、演绎”三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课题群。其中,由笔者主持的“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比较读写实验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比较·归因·演绎’模式整本书阅读课程研究”获得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以上课题的立项,标志着“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上升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高度,推动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体现了“求知体验”读写教学理念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非常认同温儒敏先生“应当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的理念,即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同时我们认为,阅读除了获得信息,还有两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和审美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经过严密的演绎推理。

(二)开发了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课程资源

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资源《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课程》。这本内部资料由四个连贯的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寻找名著”。这单元以“仰望古典”“走近现代”“拥抱当代”“放眼世界”“继承文明”五个专题分别推荐《红楼梦》《家》《平凡的世界》《简·爱》《乡土中国》五部名著,配有导读。

第二单元“联系与分析”。我们创造性地运用“比较·归因·演绎”三联阅读分析法,帮助学生解除在读书中遇到的疑惑,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强化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第三单元“让阅读动起来”。动,既是行动也是互动。“让阅读动起来”,开展有趣味有创意的读书活动,例如读书游园、名著讲坛、名著思维导图设计等活动。做到“听、说、读、写、演”五步到位,分享与互动,以动带静,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第四单元“融合与创新”。融合,是指融合“大语文”资源,包括其他学科知识,开展综合性强的读写教学活动。融合,又指融合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智慧云、互联网+等。我们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新途径。如,笔者在家校平台“钉钉”定期发布学生读书打卡任务,并邀请其家长参与读写行动,而后者往往起到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另外,创建微信公众号“览书”“标杆作文”,分享读写成果,发挥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强大的辐射作用。又如,我校南枝文学社利用“快手”“抖音”等APP,分享了一些读书小视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确定了以“三联分析法”为主的读写方法

我们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归因·演绎”三联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读懂整本书。

1、比较法。即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阅读对象,寻同探异。[1]

2、归因法。即溯源法,寻根究底,由作品中已知事件结果探求其原因。[2]

3、演绎法。以客观认知为依据,从作品中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3]

阅读三联分析法,常被我校学生运用到阅读与写作中,尤其是作文的推理论证,学习效果很好。

(四)构建了整本书阅读“三联四环”读写教学模型

“联动融创”读写教学的核心内涵是:把整本书阅读分为有机联系的“课前导读”“课堂研讨”“课后评价”“资源整合”四个主要环节,结合“三联”分析法,构建“三联四环”的读写教学模型。


(五)制定了以“成果型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方案

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的主要评价方式是“成果型评价”。成果型评价,即以“展示读书成果”的方式进行评价。有些评价其实不必教师参与,可由学生、家长或其他人完成。评价方式可以灵活选择,评价的标准可以因人而异。我们认为,“成果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判优劣,而在于促使学生回归到“读书”本身,及时反思自己的读写情况,再次阅读和写作。

四、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的效果

回顾整本书“联动融创”读写实践,成效明显,令人振奋。

(一)课程开设情况

在我校领导的关心下,语文科组在高中基础年级开设阅读课程,把阅读课写进课程表,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其中,高一年级每周1课时,高二年级隔周2课时。

线上读书分享是本课题组搭建的重要平台。例如在2020年“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抗疫期间,笔者发布钉钉“整本书阅读”线上读书每日打卡任务。超过70%的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并有30%以上的学生坚持每日发帖。我们团队评选出其中精华帖,编印成《卷中漫步·线上读书》,作为读写实践活动的案例。

同时,我们开展线下多种读书活动。如:“名著讲坛”“读书灯谜”“读书小讲坛”。

(二)学生进步情况

经过长期努力,改善了“应试”环境。实验班的部分学生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已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开设读书小讲坛,录制了数十个读书小视频,同时还编写班刊《观书》《览书》,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我校在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表现突出,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单位”。

(三)教师成长情况

在本读写实践活动中,本课题组成员在专业上收获成长。笔者多次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读写类活动的“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执教《整本书阅读归因分析法——以平凡的世界>为例》(示范课)荣获全国优秀课例一等奖;申报的 “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荣获2020年湛江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陈芝灵老师在湛江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撰写的《整本书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中社会环境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作用》荣获全国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陈思慧老师荣获2019年雷州市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撰写的《整本书比较阅读法的运用宝玉挨打>》(教学设计)荣获全国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四)辐射和影响

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在陈雁鸣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在客路二中等乡镇中学推广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和经验。

笔者和陈思慧、吴乙等老师分别执教了整本书阅读研讨课,吸引了更多的语文老师来关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

2019年,本课题组和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举办了雷州市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设计比赛,共收到雷州一中、雷州三中等学校的学生作品四百余件。这是县域读书交流的有益尝试。

五、“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的反思

(一)阅读资源不足,图书馆未发挥起作用

我校图书馆虽藏有一定量的图书,但利用率不高。学生借书不多,图书馆的没有凸显其应用的功能。今后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将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二)教师读书不足,课堂研讨不深入

在整本书阅读“联动融创”读写实践中,语文教师应阅读一定量的整本书。但我们发现,依然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难以静下心阅读整本书。作为书海中的领航人,如果不能与学生读同一本书,那么整本书阅读课程难免会搁浅。我们始终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学生读同一本书,还要大量研读与这本书相关的学术资料,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2][3]张继贤.构建“联动融创式读写课程”模式——整本书阅读与探讨的三部曲[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7:202.

 

 



总评论0